和
春
深
二
十
首
(
其
十
八
)
何
处
春
深
好
,
春
深
嫁
女
家
。
紫
排
襦
上
雉
,
黄
帖
鬓
边
花
。
转
烛
初
移
障
,
鸣
环
欲
上
车
。
青
衣
传
毡
褥
,
锦
绣
一
条
斜
。
春天题材
闺怨
写物
装饰物
婚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女子在春天的生活片段。"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春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将要离开父母之家,开始新的生活。"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则是对女子装饰的细致描写,其中“紫排襦”和“黄帖鬓边花”都是古代女子的首饰,体现了其精美与华丽。接下来的"转烛初移障,鸣环欲上车"描述的是婚礼即将开始的场景。转烛指的是婚礼中使用的灯火,而“鸣环”则是女子佩戴的饰物在动作中的声音,这里预示着婚礼的繁忙与喜悦。最后两句"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展现了婚礼上的铺陈和精美的被褥。"青衣"可能指的是一种颜色的衣服或是侍女的服饰,而“毡褥”则是古代的床上用品,常用来装饰新房;"锦绣一条斜"则形容了精致的织物和其摆放的姿态。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婚礼场景,体现了古代女子在春天迎接新生活的情感与氛围。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个人之一
明·王彦泓
铜尊花露玉炉烟,长见飞琼侍晓筵。觉我欲前微掩敛,避人佯退定迁延。无聊脱钏红箱畔,特地兜鞋碧槛边。喜煞未曾梳洗在,翠鬟松压睡容鲜。
玲珑四犯·咏墨纱灯
清·李符
谁擘珊瑚,嵌几幅蝉纱,向玳梁挂。淡墨轻匀,笼住烛花红射。黯黯片镜无光,偏照出、粉妆姚冶。似朦胧、蟾彩凝烟,真有药娥飞下。更看面面花枝好,讶双蕖、乱开春夜。依稀四角悬针字,.....
美人买铁马
明·陈荐夫
明珠莹玉垂垂结,八角流苏响凄切。风前双桂玳梁高,自有宫商按成节。初闻鸣佩委清都,又似飞泉点玉壶。征人晓泪霜天尽,怨女秋魂夜月孤。东邻窃听疑璚玖,琮琤握在良工手。少妇帷中溢.....
临江仙·同表姒华贞素、表娣席素光、媳胡级荪、女瑶分咏闺课,得织布
清·浦安
弹罢纺馀机上处,抛梭纤手辛勤。幽窗札札即天孙。底须绡比雾,绝胜锦争云。织得素光成匹好,葡萄也有新纹。并刀剪落看还频。寒儒堪制服,贫女可裁裙。
妻满月日相唁
唐·元稹
十月辛勤一月悲,今朝相见泪淋漓。狂风落尽莫惆怅,犹胜因花压折枝。
弃妇
唐·刘驾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浣溪纱(其一)代闺人寄发
清·佟世南
轻剪乌云一缕柔。寄郎聊与结绸缪。梳妆休忆旧红楼。灯下懒教添剃尾,帐中谁看坠搔头。丝丝难囗许多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