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
家
竹
树
参
差
处
,
危
墙
独
木
横
。
锄
开
芳
草
色
,
放
过
远
滩
声
。
稚
子
当
门
卧
,
鸡
雏
上
屋
行
。
骑
牛
带
蓑
笠
,
侵
晓
雨
中
耕
。
田园
写景
动物
译文
竹树长得参差不齐,一堵高墙横跨在危险的地方,形容景色或者道路复杂险峻。
在远处芳草茵茵的地方,有人正在耕作,锄头的声音与远处的滩水声交织在一起。
小孩躺在门边,而小鸡们则在屋顶上自由行走,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
有人骑着牛,头戴斗笠,在清晨的雨中耕作,展现了辛勤劳动的农民形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钱弘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首句“竹树参差处”,描绘了竹林与树木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危墙独木横”一句,通过危墙与独木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乡村环境的独特风貌,也暗示了生活的坚韧与独立。“锄开芳草色,放过远滩声”两句,通过农夫的劳作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辛勤与和谐。锄头翻动芳草,不仅揭示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也映衬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远处的江滩传来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农夫的劳作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稚子当门卧,鸡雏上屋行”描绘了乡村儿童的天真无邪与家禽的自由自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孩子们在门前悠闲地躺着,鸡雏则在屋顶自由行走,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骑牛带蓑笠,侵晓雨中耕”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农夫骑着牛,戴着蓑笠,在晨雨中耕作,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与坚韧,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劳动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与淳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