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写景
抒情
读书
春天
赞美
地点
桃源

译文

我这一路行来随身携带一束书籍,凌云壮志如同汉朝的司马相如。
孤独的灯光下,在江边的客栈中我厌倦了吃红粟米,三月时节淮乡的白鱼却很多。
世间虽不容我久留,但回家时仍感到欣喜,如同迎接潘岳的舆车般。
雨过天晴的桃源春色如锦绣般美丽,更期待那琼林美景,想要驻足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送姚秀才归桃源》。诗中,诗人以送别姚秀才回故乡桃源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姚秀才才华的赞赏。首句“客路随身一束书”,描绘了姚秀才带着书籍行走在旅途中的形象,显示出他的学识与志向。接着,“凌云气似马相如”一句,运用马相如的典故,赞美姚秀才的才情高远,如同骏马般昂扬。“孤灯江馆厌红粟,三月淮乡多白鱼”两句,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和沿途的自然景象,既写出姚秀才旅途的艰辛,也寓含对家乡生活的期待和怀念。"红粟"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简朴生活,而"白鱼"则暗示着淮乡的物产丰饶。“遇世岂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舆”表达的是对姚秀才才华的肯定,希望他在外面的世界能得以施展,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家乡受到热烈欢迎的期待。“潘舆”出自《左传》,比喻贤士受到尊敬。最后两句“桃源雨霁春如锦,更望琼林欲驻车”,描绘了桃源雨后春光明媚的美景,诗人想象姚秀才在这样的环境中停车欣赏,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送别的离愁,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对故乡的向往。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