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
抒情
写人
哲理
情感
怀旧
食物
美食

译文

菰菜可以做成烤肉来吃,博学多才的儒生对这种野菜也有研究。
为什么骚人墨客只咏赞兰草和茝草,却不咏赞菰菜呢?
菰菜从青翠的土壤中生长出来,嫩绿的叶片胜过稊草和枯草。
它的叶片柔嫩,像古代的张禹一样,而其气息则如申屠一般凛冽。
忽然遇到了易牙这样的烹饪高手,一日之间就成为了餐桌上的佳肴。
想当年君兄在世的时候,处事过于拘谨。
他在外宦游三十年,却没有治理好一室之务,以致家室荒芜。
他曾携带米粮赴郡县任职,政绩却如同水盂一般平淡无奇。
对于不义之财所得到的八珍佳肴,他却像丢弃堇荼一样毫不留恋。
他们整天相对谈笑,只品茗论道,不涉及盐酥等美食。
他招待客人总是唯恐迟慢,对于饭食却不挑剔粗细。
他虽没有足够的物质享受,但名声却很大,这或许是因为他清贫自守的缘故吧。
我本是一个清寒的读书人,像袁安那样卧雪自娱。
我们气味相投,偶尔相似,但并非趋炎附势的小人。
看到你吃蒿酱菜,我反而因此被嘲笑不会享受人生。
我作诗一首来回应你关于蒿酱菜的调侃,即使穿着粗布衣服也要与你比肩。
诗与酱两情相悦,这种情感之债无法偿还。
蒿草和荻草虽为贱草,却各有其用,不能与苍松相比。
何时才能像古代的铏瓮一样,盛满美食来款待宾客呢?
我只听说朝廷的盛大欢乐,却未曾见过军营中的刑罚执行。
即使现在没有酱料,这蒿菜仍能养身充饥。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食物的品味与态度,以及与友人的交往细节。诗中通过对比“菣”(一种草本植物)的食用价值与“骚人”(诗人)对其吟咏的态度,揭示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接着,诗人以“青青发陈荄”、“面柔似张禹,气冽如申屠”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食物的品质与人物性格的关联。诗中提到的“易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厨师,此处借以比喻将“菣”烹调成美味佳肴的过程,暗示了食物从普通到精美的转变。通过“君兄昔在日,作事太廉隅”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节俭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宦游三十年,不治一室芜”、“尝载米之郡,政如置水盂”等句子,展现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强调了他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注重内心的清正与廉洁。通过与友人的日常交往,“茗碗无盐酥”、“无食但有名,穷不亦宜乎”等描述,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生活态度的淡泊。最后,诗人以“蒿酱”为题,通过与友人的互动,探讨了生活中的苦涩与乐趣,以及个人价值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诗酱两情苦,此债无由逋”表达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而“蒿荻无弃材,奈此苍松株”则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食物的审美与生活哲学的思考,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卧病坐乐轩
清·程琼
日日薰香礼觉王,不任操作不缝裳。谁知鹿苑无生诀,未及龙宫不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