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抒情
愁绪
傍晚
风景
山村
思乡

译文

哪有什么好路可走,我却无缘无故地离开了家门。
诗歌伴随秋草的生长,我的忧愁涌入那乌鸦声声的村落。
若是想喝酒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但若贪恋游玩却容易让人心神不宁。
面对着风,我忘记了坐了很久,只见那细细的月亮挂在黄昏的边缘。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侯仁朔的《郊行》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外行走的景象。首句“好路何曾有”,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知道路的好奇与期待,暗示了旅程的艰辛和探索的乐趣。接着,“无端出里门”写出了诗人不期然的出游,流露出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诗随秋草陌”将诗歌的灵感比喻为秋草,暗示了诗人被自然景色触动,心有所感,寓情于景。而“愁入暮鸦村”则通过傍晚时分乌鸦归巢的情境,渲染出淡淡的哀愁,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或思乡之情。“不饮难谋醉,耽游易断魂”两句,诗人表达了即使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真正忘却忧虑,而沉迷于游玩反而更容易让心灵飘忽不定,感到失落。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复杂情感。最后,“临风忘坐久,细月挂黄昏”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风中,仰望那挂在黄昏天空中的细月,似乎在寻找某种慰藉。整个画面宁静而深沉,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行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姑苏怀古
宋·释义传
西南山水佳,清游何款款。白云无定踪,飞入长洲苑。空台谁与登,麋鹿去人远。啼月城头乌,风悲易凄断。烂开木芙蓉,寒塘弄清浅。凭虚一徘徊,西飞日何短。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