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记梦
写景
抒情
秋天
赞美
场景
思乡
山水
生活琐事
生活情感

译文

晨间梦境随稀疏的钟声而来,轻飘飘地好似踩着云霞。
缘分让我们与安期生相遇,又邂逅了萼绿华。
无赖的秋风正盛,吹落了玉井中的花朵。
大家同看莲藕像船一样大,同食枣子如瓜一般。
宴会上翩翩起舞的客人们,意趣高妙,言谈亦佳。
相互嘲辞斗智,辩论诡奇,品着刚烧好的新茶。
虽然这些不能助帝立功,但这种快乐却是无边无际的。
如果人生能如此快乐,又何必回到故乡呢?
从梦中醒来后整理好衣衫坐下,掩住耳朵躲避外面的喧哗声。
心中知道这美好的景象无法看见,却仍不禁赞叹连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晨曦中随着疏钟声飘然若有所思,心境如同云霞一般飘渺不定。"因缘安期生"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生长之物的喜爱和顺其自然的情怀;"邂逅萼绿华"则是诗人在山水间徜徉,偶遇美丽的花朵,感受着生命的活力。秋风吹过,不仅没有带来任何烦恼,反而将玉井旁边的花瓣都吹落了,这里面的"无赖"一词用得十分贴切,表达了一种自然界超脱尘世的纯净。接着的"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则是诗人与友人一起观赏着水中的藕草,如同小船一般漂浮,又一起品尝着像瓜一样的枣果,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接下来的"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那种谈笑风生、意趣盎然的情景令人向往。"嘲辞斗诡辨,活火分新茶"则是对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文学讨论和品茗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他们在讨论文学技巧的同时,还享受着新泡制成的热茶。最后几句"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山水间的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即使这不是什么伟大的事业,但这样的乐趣无以伦比。在人生能有这样的时候,又何必急于回到故乡呢?但现实中的喧哗总是难以避免,所以诗人只能在心中知道这种美好的生活不可见诸多,只能在念头中反复追问。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热爱。

李清照

92首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汉族。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集校注》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