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夜
霜
砧
与
风
笛
,
并
作
异
乡
声
。
江
月
正
当
户
,
海
云
低
压
城
。
草
深
萤
乍
出
,
树
响
鹊
频
惊
。
志
士
多
牢
落
,
无
为
恨
不
平
。
写景抒情
异乡思乡
秋日景象
志士怀才不遇
译文
译文:在异乡,霜冷的石砧和风中的笛声交织成一片。
译文:江上的月亮正对着我的门户,海上的云层低沉地压迫着城池。
译文:草丛深处,萤火虫刚刚出现;树间的响声使喜鹊频频惊飞。
译文:有志之士常常感到失意,但不要因此心怀不平。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王立性的《旅夜》描绘了旅人夜晚的孤独感受。首联“霜砧与风笛,并作异乡声”,通过霜天中的捣衣声和远处的风笛声,传达出诗人身处异地的寂寥与思乡之情。这两句以声音入诗,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江月正当户,海云低压城”进一步渲染环境,江面月光如水,映照在窗户上,而低垂的海云似乎压在城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压抑和远方家乡的遥不可及。这两句运用了视觉意象,富有画面感。颈联“草深萤乍出,树响鹊频惊”,通过描绘草丛中萤火虫的闪烁和树林间鹊鸟的惊动,展现了夜晚的生动与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动荡。尾联“志士多牢落,无为恨不平”,直抒胸臆,表达了志士仁人在遭遇挫折时的无奈与愤慨,他们虽然身陷困境,但仍怀有不平之志,渴望改变现状。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整体来看,《旅夜》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壮志未酬的感慨。
猜您喜欢
小画
明·王越
满屋閒云一径苔,眼前无处着尘埃。隔溪小犬惊休吠,应是渔翁送酒来。
语溪
明末清初·彭孙贻
女阳亭下日初低,小艇沿洄过语溪。战后荒城闻画角,雨馀芳草坠棠梨。烟波岁月孤帆外,蔬笋山家十□西。便着轻蓑放船去,采茶僧出暮猿啼。
山阳燕中郊乐录
唐·陆龟蒙
淮上能无雨,回头总是情。蒲帆浑未织,争得一欢成。
石乡道中舟泛
清·黄景仁
好是日斜候,吟诗上野航。过桥人语聚,绕水磬声凉。小饮鱼虾市,新寒薛荔裳。栖迟聊自慰,风景似吾乡。
与司马治书同闻邻妇夜织诗
南北朝·王僧孺
洞房风已激,长廊月复清。蔼蔼夜庭广,飘飘晓帐轻。杂闻百虫思,偏伤一鸟声。鸟声长不息,妾心复何极。犹恐君无衣,夜夜当窗织。
宿新升圩港
清·陈熙治
欲宿投何处,驱车任所之。野花村女鬓,红杏酒家旗。犬吠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凄凉谁共诉,倚枕泪如丝。
王明府生日
明·李孙宸
郎星初耀粤江涯,令尹关前紫气赊。赋就春深岐海锦,望来标建赤城霞。白云近荐安期枣,丹灶长邻葛令砂。未遣双凫天上去,暂从冰署醉莲花。
楼生携酒过新庄田舍
元·薛同孙
寂寞江村路,何烦命驾过。求羊忘地远,松竹到门多。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