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抒情
赞美
写画技巧
写生计
写渔翁
画鱼

译文

我斟酌字句,编织诗文,并不是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这给我带来的人生体验很新奇。
我内心的才情如锦绣般深沉,以诗歌作为诱饵投于人生的深渊,如同发丝细密而隐藏不露的细网悄悄潜行,准备捕获生活的大鱼。
我的笔下所写之处,就如同投掷鱼饵的地方那样容易,得到的收获(可能是指作品被欣赏或创作的效果)如拉起鱼网时一样多。
渔翁只是占有了广阔的烟波(即广阔的湖海),而你(或指某位诗人或文人)的才情却能像在小小的砚池中一样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利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沈秀才的画家的生活与才华。诗中以“写字摛文不疗饥”开篇,巧妙地将沈秀才以画鱼为生的形象与传统的文人形象相融合,展现了他虽生活清贫却充满艺术创造的热情。接着,“生涯换得颇新奇”一句,点明了沈秀才通过绘画获取生活所需的方式,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常人看来或许颇为新奇。“锦心暗织临渊网,蓬鬓潜缫钓雨丝”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沈秀才的心思比作织锦,编织着对生活的理解与艺术的追求;而他的头发则像是在雨中垂钓,象征着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沈秀才在艺术世界中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考。“落笔易于投饵处,得钱多似出罾时”进一步描述了沈秀才的绘画技巧与收入情况。这里的“投饵处”与“罾”(一种捕鱼的工具)都暗示了他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轻易捕捉到灵感与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最后,“渔翁枉占烟波阔,不及君家小砚池”表达了对沈秀才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尽管广阔的江河湖泊中,渔翁们拥有自由与广阔的空间,但相比之下,沈秀才的小砚池中所蕴含的艺术世界更为丰富与宝贵。这句话既是对沈秀才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赞美,强调了艺术创造的价值远超过物质世界的广阔。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秀才生活与艺术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许棐

209首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