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地点
节日
冬天
怀旧
思乡
写山

译文

游玩山间已经疲倦,夕阳西下,唤来渡船却发现兴致尚有欠缺。
乘坐一叶扁舟轻轻划动船桨,在三间矮屋旁尝试煮茶。
想要用茶水来酬谢,却发现囊中空空如洗。辨认归途的沙堤路不会错。
仍然记得故乡的风景优美,五座山峰相对而立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登高赏菊,傍晚时分乘船渡湖,最后在江边品茶而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首句“游山已倦夕阳斜”,写出了诗人登山后的疲惫感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唤渡邛须兴尚赊”一句,通过唤渡船只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虽有兴致但又稍显犹豫的心情,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坐小舟悠然自得的情景,以及在简陋的茶室里品尝茶水的悠闲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欲酬茗价囊如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囊中羞涩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物质上有所欠缺,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归认沙堤路不差”则暗示了诗人对回家路途的熟悉与安心,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最后一句“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五峰相对的形象,既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家的温馨与亲切的象征,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的一次轻松愉快的出游经历,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情回忆,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