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高
景
逸
先
生
遗
疏
亦
有
不
义
生
,
权
门
缔
瓜
葛
。
亦
有
不
义
死
,
仓
皇
自
引
决
。
彼
生
如
陈
尸
,
暴
露
未
就
穴
。
彼
死
亦
大
惭
,
鬼
面
犹
蒙
甲
。
公
生
如
霜
严
,
公
死
如
电
掣
。
君
恩
不
敢
忘
,
逆
焰
不
可
爇
。
至
今
秋
池
水
,
冷
浸
千
年
血
。
悼亡
抒情
写人
写心
赞颂
译文
也有不义之人活于世,与权贵之门结下瓜葛。
也有不义之人行至死亡,慌乱自尽决定命归阴司。
那些人生就像无人处理的尸体,裸露在无垠之地还未落入坟穴。
那些人死后也会深感羞愧,灵魂还带着身前的铠甲之重。
公正的人活着时如严霜般凛然,死后如闪电般疾逝。
君王的恩情不敢忘记,但逆火却不能点燃。
直到现在秋天的池水,还冷冷地浸着千年流淌的鲜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义生”与“不义死”的人,以及“义生”与“义死”的人,展现了鲜明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观。前四句“亦有不义生,权门缔瓜葛。亦有不义死,仓皇自引决。”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一种是通过攀附权贵获得利益,即使不择手段;另一种则是面对生死抉择时,选择了自杀,可能是出于某种极端的道德或情感压力。接着,“彼生如陈尸,暴露未就穴。彼死亦大惭,鬼面犹蒙甲。”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不义生”者的生与死,他们的行为如同陈尸,既没有尊严也得不到妥善安葬,死后仍难以得到安宁。而“不义死”者虽然在死亡时可能表现得英勇或坚决,但其内心深处的愧疚和羞耻感依然存在,甚至在死后仍无法摆脱。后半部分转向赞扬“义生”与“义死”的人:“公生如霜严,公死如电掣。”这里的“公”字,既可理解为公正、无私,也可指代那些坚守正义、廉洁奉公的人。他们如同严霜般坚定,不容任何不正之风侵蚀;又如闪电般迅速,对不义之事绝不妥协。最后,“君恩不敢忘,逆焰不可爇。”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以及对逆境中坚持正义的决心,即使面临强大的反对力量也不轻易放弃。最后一句“至今秋池水,冷浸千年血。”则以象征的手法,将历史的长河比作秋池,其中冷浸着的是那些为正义而牺牲的英灵们的鲜血,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面对权力、诱惑和挑战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悼亡五首(其四)
清·缪徵甲
秋风??赋归来,片刻愁颜强自开。检点征衣亲薄浣,料量冬学苦频催。离方五日缘偏断,闰到重阳梦不回。最惨弥留前半夕,寒衾欲寄手还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