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怀古
写花
梅花
季节
情感
赞叹
地点
山水

译文

周围种植了许多耐寒的松树,寺庙前后都是层层叠叠的翠绿。
云朵在晴朗的天空中隐约可见,像是巢里藏着白鹤;月亮斜挂在天空,凉意袭来,仿佛有苍龙卧于其中。
松叶供奉在灶上,煮茶初熟;花朵酿造的美酒正好醇厚。
或许这里并没有像山冈上的梅花那样傲然挺立,但几年前我曾经来此寻找传说中的秦封之地的踪迹。

赏析

这首《松庵》由明代诗人周庠所作,通过对松庵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首联“周遭多植岁寒松,庵后庵前翠万重”,开篇即以“岁寒松”点明主题,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四周皆是苍翠的松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庵后庵前翠万重”进一步渲染了松林的茂密与壮观,仿佛绿色的海洋,层层叠叠,延绵不绝。颔联“云隐晴梢巢缟鹤,月横凉影卧苍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晴天时,白云轻盈地隐藏在松梢之上,仿佛缟鹤栖息其间;夜晚,月光洒落,如同苍龙静静地卧于松影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松庵周围的自然景观,更赋予了景物以生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颈联“叶供午灶茶初熟,花酿春缸酒正醲”,转而描写松庵内的情景。午后的阳光下,松叶为炉灶提供燃料,茶香四溢;春天里,花朵酿成的美酒醇厚芬芳。这一联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尾联“未必冈梅同偃蹇,昔年曾见觅秦封”,以“冈梅”作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松庵独特魅力的肯定。冈梅虽也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无法与松庵的自然之美相提并论。诗人回忆起过去寻找秦封(可能指某种珍贵之物或地方)的经历,暗示松庵不仅是一处自然美景,更是心灵的归宿,值得人们去探寻和珍惜。整体而言,《松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