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寿
悼亡
赞美
抒情
怀古
写山
哲理
赞颂
山水
优游

译文

1、早晨董子策谋治邦国,皋陶与夔等人都是济世之贤才。
2、(他)屡次坚决请求辞官归隐,但还未等到实现愿望的年纪就已经离世。
3、(他)早早地追随赤松子成为隐士伴侣,晚年又参悟了黄檗禅的深意。
4、(他)辞官回家已经过了一个纪元,在三川之地建造了房屋。
5、他像山中的隐士一般潇洒自在,如地上的神仙般安闲优游。
6、他既尊贵又长寿,拥有五种福气,这都是他为人公正而获得的完全福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太尉韩国文忠富公所作的哀词之一,通过对富公一生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功绩。首句“鼌董经邦策,皋夔济世贤”,开篇即以历史上的贤臣鼌错、董仲舒与皋陶、夔子并提,赞誉富公如同这些古代圣贤一般,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造福于世。“频坚挂冠请,未及纵心年”两句,描述了富公多次请求退休,但因国事未了而未能如愿,表现了他的忠诚与奉献精神。“蚤遂赤松伴,晚参黄檗禅”则通过隐居生活与佛教修行的对比,展现了富公在官场与隐逸之间的选择,以及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悬车垂一纪,筑室冠三川”描绘了富公退休后的生活,悬挂官印,远离尘嚣,建造居所,享受山水之乐,体现了他晚年生活的宁静与安详。“潇洒山中相,优游地上仙”进一步赞扬了富公的闲适生活,如同山中的隐士,又似人间的仙人,逍遥自在。“尊荣兼寿考,五福在公全”最后总结,表达了对富公一生尊贵荣耀、长寿健康、五福临门的赞美,是对一个完美人生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不仅缅怀了富公的一生,也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文彦博

454首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猜您喜欢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