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田
居
即
事
四
首
(
其
四
)
两
过
苔
荒
石
径
微
,
林
园
一
向
掩
柴
扉
。
柳
堤
潮
满
鱼
苗
上
,
麦
陇
风
晴
雉
子
飞
。
花
暝
更
教
移
晚
酌
,
竹
深
犹
遣
著
寒
衣
。
老
人
本
自
心
无
事
,
不
为
投
闲
始
息
机
。
田园
写景
写鸟
抒情
夏日
写花
柳树
怀古
译文
苔藓丛生的小径渐渐荒芜,林园中的门也一直紧闭着。
潮水涌上柳堤,小鱼苗在水中游动,麦田里风和日丽,野鸡雏鸟在飞翔。
夜色中花儿更显幽暗,于是决定移步晚酌;竹林深处更显阴凉,但仍需穿着寒衣。
老人本来心中无事,不是为了投闲置散才开始放下世俗的烦恼。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蒋山卿的《夏日田居即事四首(其四)》描绘了夏日乡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两过苔荒石径微”,通过“苔荒石径”展现了田园的荒芜与静寂,暗示了诗人多次来访的足迹。接下来,“林园一向掩柴扉”进一步描绘了园子的隐秘和主人的简朴生活。“柳堤潮满鱼苗上,麦陇风晴雉子飞”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田园的生动景象:潮水上涨,鱼苗游动,显示出生机勃勃;麦田里,风和日丽之际,雉鸟飞翔,增添了田园的活力。这两句以动衬静,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之美。“花暝更教移晚酌,竹深犹遣著寒衣”写的是傍晚时分,诗人欣赏着花儿在暮色中凋零,便移步至竹林深处,享受清凉,准备晚餐。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老人本自心无事,不为投闲始息机”,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心境淡泊的老人,他并非因为无所事事才选择这样的生活,而是内心平静,早已超脱世俗,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无意于世俗的纷扰。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田园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