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思乡
记梦
写景
春景
夜晚
友情
杜陵别业

译文

关闭门户,锁住归乡之客,整夜梦境中回到了故乡。
月儿沉落在清晨的河面上,远远传来秦地林间乌鸦的叫声。
二月时分回到长安正是好时节,杜陵周边树木丛中开满了鲜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外漂泊,夜里梦回家园的情景。"关门锁归客,一夜梦还家"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温暖的向往。接着,"月落河上晓,遥闻秦树鸦"则是描绘清晨时分,旅者在河边听到远处秦树上传来乌鸦的叫声,这不仅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思。最后两句"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则转换了情绪,描述了春天二月时节返回长安的美好景象,以及杜陵一带树旁盛开的花朵。这些画面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怀念。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现了诗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岑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精妙捕捉,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岑参

395首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酒泉子(其一)
唐末宋初·张泌
春雨打窗,惊梦觉来天气晓。画堂深,红燄小,背兰缸。酒香喷鼻懒开缸,惆怅更无人共醉。旧巢中,新燕子,语双双。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饮任文选宅
明·高叔嗣
敢谓齐年齿,常嗟抱夙心。文章知汝在,交契为谁深。华屋春灯艳,层城夜柝沉。赖蒙终夕话,客路一开襟。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