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香
(
其
二
)
蜡
梅
蟫
叶
黏
霜
,
蝇
苞
缀
冻
,
生
香
远
带
风
峭
。
岭
上
寒
多
,
溪
头
月
冷
,
北
枝
瘦
、
南
枝
小
。
玉
奴
有
姊
,
先
占
立
、
墙
阴
春
早
。
初
试
宫
黄
澹
薄
,
偷
分
寿
阳
纤
巧
。
银
烛
泪
深
未
晓
。
酒
钟
悭
、
贮
愁
多
少
。
记
得
短
亭
归
马
,
暮
衙
蜂
闹
。
豆
蔻
钗
梁
恨
袅
。
但
怅
望
、
天
涯
岁
华
老
。
远
信
难
封
,
吴
云
雁
杳
。
咏物写花
冬天
写景
情感思乡
宫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天香》之二,也称为《蜡梅花》。诗中通过对蜡梅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 这几句写出了蜡梅在寒冷中顽强开放的情景,其中“蟫叶”指的是蜡梅的小叶,“黏霜”、“缀冻”形容了叶片上覆盖着的霜花,给人以脆弱而坚韧的印象。蜡梅在严寒中仍能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种生长环境与蜡梅的形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季节感和环境氛围。山岭上的寒气浓重,小溪之旁的月光显得格外清冷。这两句诗不仅营造出一种萧索孤寂的画面,也暗示了蜡梅生长的艰难。“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 这句话中,“玉奴”指的是作者自己或其姐妹,通过提及“姊”的形象,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情感的传承或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先占立墙阴处的位置,可能在暗示着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早早准备。接下来的几句诗:“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银烛泪深未晓。” 写的是作者对蜡梅花的赏玩之情,以及蜡梅花中透露出的某种哀艳和细腻的情感。这里的“初试”可能意味着初次尝试或者新鲜体验,而“宫黄澹薄”则是形容蜡梅花色泽的词汇,既有着温柔之意也透露出一种淡雅。“偷分寿阳”则是在表达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享受。最后几句:“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 写的是诗人对于往日情景的回忆,以及对流年易逝的无奈与惆怅。这里的“短亭”、“归马”等意象,都是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游子思乡或是游宴之后的凄凉感慨。而“豆蔻钗梁恨袅”,则是在描绘一场未曾发生或者已经逝去的情爱故事,透露出深深的遗憾和哀愁。整首诗通过对蜡梅花的细腻描写,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复杂情绪。
吴文英
342首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