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客
清
欢
三
首
(
其
二
)
雨
过
晚
峰
青
,
无
人
门
自
扃
。
溪
光
浮
竹
几
,
岚
影
落
松
屏
。
云
满
煎
茶
灶
,
春
生
贳
酒
瓶
。
酣
歌
天
地
里
,
醉
卧
秋
风
亭
。
写景
山水
秋天
抒情
写雨
云雾
借酒抒情
酒
宴会
天人合一
译文
译文:雨后,晚峰显得更加青翠,没有人时,门自然地关上了。
译文:溪水映照出的光影浮现在竹制的几案上,山间云雾的影子落在松树构成的屏风上。
译文:茶灶里云雾缭绕,似乎有茶香满溢,酒瓶中春意盎然,好像新的生机刚刚诞生。
译文:在天地间尽情地歌唱,醉意中躺在秋风亭上。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诗《野客清欢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雨过晚峰青”写出了雨后山色的清新,傍晚时分,峰峦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接下来的“无人门自扃”描绘了诗人独处山中的孤寂,门户虽无人打扰,却自然而然地关闭,反映出他的隐逸心境。“溪光浮竹几,岚影落松屏”两句进一步渲染环境,溪水在竹几间流淌,光影斑驳,山间的雾岚在松树上映照出婆娑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诗人的生活简单而雅致,煮茶的灶台被云气环绕,春意似乎从空中的云朵中渗透出来,连酒瓶都仿佛沾染了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酣歌天地里,醉卧秋风亭”表达了诗人纵情山水、忘我陶醉的情感。他放声歌唱,沉浸在天地自然之中,醉意中更愿在秋风亭上安然入睡,展现出诗人对清闲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惬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情怀。
叶颙
571首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您喜欢
陈村夜泊
明·何绛
吾爱川原好,秋风夜泊船。水边禽个个,沙际月娟娟。浊酒昔谁醉,今宵长不眠。疏帘一盼望,独有水连天。
岳州宴姚绍之
唐·张说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岳阳晚兴四首(其二)
明·叶子奇
洞庭万顷秋月,君山一点晚烟。安得幅巾无事,酒船吹笛江天。
九月八日夜大风雨寄王定国
宋·秦观
长年身外事都捐,节物惊心一怅然。正是山川秋入梦,可堪风雨夜连天。桐梢摵摵增悽断,灯烬飞飞落小圆。湔洗此情须痛饮,明朝试就酒中仙。
栖贤山居十首(其三)
明·释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忽然残照起,犹见金芙蓉。
化州道中寄时子
明末清初·屈大均
林深多直木,水涨失清溪。野草白成路,山花红作泥。卧惊松子落,行畏夕阳西。跋涉因何事,图君玉手携。
宿桐城驿二首(其二)
宋·刘安上
桐溪古驿闻来久,我到梅黄雨细时。砌下流泉无复有,空馀松柏覆檐垂。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其一)
明·梁有誉
偃蹇复何为,把经倚庭树。忽惊山鸟喧,登楼看秋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