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咏物
荷花赞颂
思乡情感
山水场景
夏景

译文

1、吴江边上的女子肌肤如冰似玉,轻轻涂抹着香粉,又重重地涂抹着油脂。
2、她们乘坐的船在翠绿的波涛中荡漾,花香四溢,微风拂面。
3、莲心虽然味道苦涩,但食之却不能充饥。
4、藕丝虽短却难以织成布匹,织成了也不能做成衣服。
5、采莲的人儿还未归来,山高水远,她们何时才能回来呢?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采莲曲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吴江女子的清雅形象,她们肌肤如冰玉,妆容轻盈,薄施脂粉,身姿绰约。在碧绿的兰舟中,她们在翠波荡漾中穿梭,伴随着花香四溢的春风,显得格外生动。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赞美,而是借莲子和藕丝的意象寓言生活中的艰辛。莲子虽美,却难以充饥;藕丝虽细,却难以织成实用的衣物。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暗示了尽管景色优美,但人们的生活并不易,尤其是那些采莲女子,她们的归期遥遥无期,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景起,以情结,通过采莲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叶颙

571首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您喜欢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天边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忆南窗下松桂
明末清初·彭孙贻
山窗寂寂掩双扉,松桂无人客至稀。不是子规啼不到,故园虽好未成归。
十六夜月
明·何景明
日夕城烟敛,列宿出复多。开轩望明月,展席流素波。圆辉虽少亏,犹能遍天涯。单居不为乐,念远徒咨嗟。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绮霞。浮云暮长征,何由睹光华。迅飙万里至,霜雾日以加。坐.....
浣溪沙(其十一)
宋·晏殊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秋兴
清·袁绶
离怀何处放,吟眺晚风前。凉月淡无色,秋花瘦可怜。碧云千里合,锦字几人传。漫挹浮丘袖,閒身不羡仙。
清平乐
宋·李鼐
乱云将雨。飞过鸳鸯浦。人在小楼空翠处。分得一襟离绪。片帆隐隐归舟。天边雪卷云浮。今夜梦魂何处,青山不隔人愁。
十一夜宴沈太平座即呈同座诸子
清·黄景仁
清江月出管弦愁,刺史华筵最上头。一串歌珠圜可拾,几堆香雾漫难收。天涯我辈同欢笑,明日浮云有去留。谁向此时弹别曲,一声河满泪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