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季节
抒情
哲理
秋天
雷电
蛟龙
怀古
忧民
赞美

译文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神祇)管理秋季将尽,解下印绶光荣归来,事情准备得井井有条。
清理道路迎接冬季,等待腊月的到来,积雪和严霜或许会到来。
蝗虫遗留的幼虫潜入地下预示着丰收,稻谷和黍米登场,我的农事已经结束。
在九月中旬的望日之夜,天空响起巨大的雷霆声,仿佛霹雳一般。
虾蟆和蚯蚓都出来游走,碧绿的潭水中惊起了蛰伏的蛟龙。
炎热的暑气胜过暮春,赤日当空,仿佛要焚烧炙烤大地。
玄英(冬季的别称)驾着车迅速离去,我担心他会在途中遭遇什么不测。
电光如金蛇般在林中疾驰,气势如金桴击鼓般震撼天际。
浮花浪蕊乱舞,青红相间,痴迷的蝴蝶和狂蜂在花间飞舞。
他们只顾眼前短暂的繁华,却从未考虑来年的辛苦。
这应该是苍生罪恶深重,过犯满天所导致的天怒。
我希望上天能怜悯百姓,一如既往地施恩抚绥。
希望人们无论在饥寒交迫还是炎热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照顾。
我给司令捎句话并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他应管理好阴阳,不要出现差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即将结束,冬季将至之际,作者叶颙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通过“蓐收行秋”、“清道迎冬”等描绘季节更替,暗示人事代谢。然而,正当人们期待丰收与安宁时,却遭遇了九月中旬的雷电大作,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诗人以“虾蟆蚯蚓尽出游”、“碧潭惊起蛟龙蛰”等生动形象,写出雷电带来的震撼,同时借“炎炎溽暑胜暮春”、“赤日行天欲焚炙”形容天气异常炎热,预示着可能的灾害。他担忧百姓因天怒而受苦,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苍生罪恶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祈求上天怜悯百姓,希望天公能一如既往地赐予恩泽,保持四季的正常秩序,提醒地方官员要体察民情,合理调和阴阳,避免错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盼。

叶颙

571首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