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禽
咏
·
贯
钱
石
八
豆
贯
钱
石
八
豆
,
充
肠
备
粱
糗
。
饱
嬉
游
手
儿
,
初
不
事
耕
耨
。
好
衣
好
食
街
市
女
,
汗
珠
滴
滴
田
妇
苦
。
夫
耘
妇
饷
日
卓
午
,
朝
夕
南
山
捕
虫
鼠
。
田园
忧民
城市生活写照
译文
钱财与珍宝充满仓库,食物充足,为饱食而备。
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从不去从事耕作和播种。
街市上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却不知道田间的农妇正在辛勤劳作,汗水滴落。
男子在田里耕耘,女子则送饭至田头,直到正午时分仍不休息。早晚还要到南山捕捉虫鼠以补充家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城市女人的好衣好食和农村妇女的艰辛劳作,表现了诗人对农村妇女辛勤劳动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诗中的“贯钱石八豆,充肠备粱糗”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奢侈与饱食,而“好衣好食街市女,汗珠滴滴田妇苦”则鲜明对比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活差异。城市女性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农村妇女却在田间辛勤劳作,汗水滴落。“夫耘妇饷日卓午,朝夕南山捕虫鼠”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家庭男女分工合作的艰苦生活,他们从早到晚不仅要耕种,还要采集农副产品来补充家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乡土画卷,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思。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颇具批判现实之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民间情怀和敏锐的社会观察。
刘学箕
204首
生卒年均(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您喜欢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苦雨(其二)
明末清初·彭孙贻
泽国三秋候,神州一壑馀。积阴蒸岳渎,流润湿琴书。卧榻朝喧黾,高田夜拾鱼。何时洗兵马,买笠共樵渔。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洞庭湖
唐末宋初·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野望
清·李沂
风卷蓬根野日昏,含凄倚杖望孤村。村中昨夜逃亡尽,还有催租吏打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