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江
红
·
避
暑
午
转
槐
阴
,
正
炎
暑
、
侵
肌
似
醉
。
问
何
处
、
披
襟
散
发
,
解
衣
扬
袂
。
傍
沼
茅
亭
杨
柳
绿
,
倚
崖
草
阁
梧
桐
翠
。
唤
玉
人
、
纤
手
掬
清
泉
,
生
凉
意
。
开
枕
簟
,
浮
瓜
芰
。
琼
液
浅
,
歌
喉
细
。
对
文
禽
雪
鹭
,
助
成
幽
致
。
十
顷
碧
莲
潇
洒
国
,
万
竿
修
竹
清
凉
世
。
算
此
时
、
情
绪
有
谁
同
,
吾
侬
自
。
写景
抒情
写水
夏天
动物
雪鹭
情感
幽致
抒情
情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避暑的夏日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清凉舒适的情趣。开篇“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几句,将夏日烈日下的热气与酩酊醉酒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炎热的感觉。接着,“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则是诗人寻找避暑之所,想要放松身心,摆脱炎热带来的不适。这里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下文“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写出了避暑之地的美丽景色,水边、亭阁、杨柳与梧桐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风光画卷。“唤玉人、纤手掬清泉,生凉意。开枕簟,浮瓜芰。琼液浅,歌喉细”则是诗人在避暑之地享受清泉洗涤与瓜果的甘甜,以及悠扬歌声带来的清凉感受。“玉人”指的是侍女或美丽的人,“纤手掬清泉”形象地描绘了她们细腻的手势。最后,“对文禽雪鹭,助成幽致。十顷碧莲潇洒国,万竿修竹清凉世。算此时、情绪有谁同,吾侬自”几句是诗人与友人一同在这避暑之地共享美好时光,对比现实中的喧嚣与这里的幽静,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对未来清凉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美好愿望。
刘学箕
204首
生卒年均(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病中放言五首(其二)
宋·韩元吉
长夏空斋冷欲冰,几愁无米溷邻僧。途穷谁为一举手,计拙自宜三折肱。风静鸢飞犹跕跕,日斜蚊聚已??。此身示疾非吾病,卧看南山翠作层。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