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小
憩
映
碧
园
小
憩
山
园
静
,
清
和
四
月
天
。
柳
飞
琼
玉
乱
,
荷
散
碧
钱
圆
。
腊
酒
邻
翁
送
,
芽
茶
稚
子
煎
。
声
声
布
谷
鸟
,
惊
破
午
窗
眠
。
写景
山水
写夏
咏物(荷
柳)
抒情
声音
布谷鸟
译文
小憩在山园中,感到十分宁静,正是四月份清和的天气。
柳枝飘舞,像琼玉一般纷乱;荷花盛开,散发出碧钱般圆润的香气。
邻居老翁送来了自酿的腊酒,我用嫩芽煎煮新茶,让稚子为我煎好。
耳边传来声声布谷鸟的鸣叫,惊醒了我的午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于山园中短暂休憩的情景。首句“小憩山园静”,点明地点与活动,静谧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清和四月天”一句,以季节特点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柳飞琼玉乱,荷散碧钱圆”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柳絮飘飞比作琼玉乱舞,荷叶散开如碧色的钱币,形象地展现了初夏景色的清新与生机。柳絮轻盈,荷叶饱满,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腊酒邻翁送,芽茶稚子煎”则通过邻里间的温情互动,增添了生活气息。腊酒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酒,象征着深厚的人情味;稚子煎茶,则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纯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社会的温馨与和谐。最后,“声声布谷鸟,惊破午窗眠”以布谷鸟的啼鸣打破了诗人的午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入商山
唐·杜牧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题夏少卿霞天过雨竹
明·张瑰
我昔少小湖海游,孤舟曾溯湘之流。钟龙两岸翠欲动,雨声叶叶吟清秋。拥衾篷底睡不足,梦起寒惊如轧玉。千枝万枝湿未乾,都与澄江混晴绿。须臾霁色江天空,夕阳疏影摇玲珑。清阴过岸到.....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其十二)迥碧山房
明·顾清
隐吾屋兮山之东,仰仁高兮一径潜通。有芭蕉兮夏绿,更芙蓉兮晚红。忽夕阳兮云合,倚阑干兮意万重。
夏圭风雨图
明·张宁
长风吹折巅崖树,江色愁阴雨声暮。苍茫野艇晚惊潮,交楫横篙无住处。何人倚岸汎虚舟,风雨不动如安流。酒酣袒侧蓬窗底,忽忆瞿塘五月秋。
题花竹翎毛(其一)
元·陈高
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芹溪八咏(其七)山寺晚钟
宋·叶善夫
数尽寒鸦日已昏,疏钟隐隐隔林闻。僧归林下柴门静,声逐前村一片云。
覆船山樵歌(其一)家童磡
元·郑玉
路入黄茅剑断蛇,疏篱石磡野人家。山深地冷春难老,五月岩前见落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