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怀古
咏物
情感
忧民
地点
历史事件

译文

朝廷上的众多奸臣如狼似虎,我被贬到长沙那卑湿之地。
活着时遇到汉文帝还是悲痛地痛哭流涕,如同屈原那样被流放最终失身忘命。
犹如在洪炉中久已化作了铜炭,也不需要向宣室这样的地方问鬼问神。
绛侯和灌婴这类人不会明白有才华之人的价值,不要轻视那些年轻的洛阳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贾谊生平遭遇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政治上的不被理解与重用,以及最终的悲剧命运。贾谊,作为汉文帝时期的贤臣,却因受到权臣排挤而被贬至长沙,身处潮湿之地,其忠诚与才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发挥。诗中以“洪炉久已为铜炭”比喻贾谊的才华被埋没,而“宣室何劳问鬼神”则表达了对朝廷未能真正认识到其价值的遗憾。最后,“绛灌不知才子贵,漫轻年少洛阳人”两句,批评了那些不懂得珍视人才的权贵,将贾谊与洛阳少年对比,突出了其被误解与轻视的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与对当世政治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