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正
改
元
岁
辛
巳
正
月
廿
八
日
由
翰
林
修
撰
特
拜
宣
文
阁
授
经
郎
兼
经
筵
作
词
垣
三
组
叹
才
难
,
延
阁
横
经
益
汗
颜
。
子
佩
尽
来
宗
胄
贵
,
儒
官
忝
后
相
臣
班
。
人
文
经
纬
星
辰
上
,
圣
道
流
行
宇
宙
间
。
只
尺
天
光
如
下
听
,
刍
荛
敢
不
竭
愚
顽
。
记事
历史
抒情
感叹
励志
修身
读书
学识
译文
学者们聚在词坛之上,三组人都在感叹才华之难得,我则更是因手持经典而感到自愧不如。
众多学子都来此以显宗室血脉的尊贵,而我也能荣幸地与朝中重臣共列于儒官之后。
人文的精髓犹如经纬交织在星辰之上,圣人的道理遍布于宇宙之间。
仅需一点天光便可以聆听下来,我虽如刍草一般微不足道,但也不敢不尽心竭力地陈述我的愚见。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至正改元岁辛巳正月廿八日由翰林修撰特拜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作》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学的感慨和对自己职责的谦逊。首句“词垣三组叹才难”揭示了对人才稀缺的感叹,暗示学问之高深不易寻觅。接着,“延阁横经益汗颜”描绘了自己在崇高的宣文阁研读经典,内心充满敬仰与自省。“子佩尽来宗胄贵,儒官忝后相臣班”两句,通过自身的地位,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作为儒官能位列朝臣后的谦卑。诗人强调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自己的责任,“人文经纬星辰上,圣道流行宇宙间”,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教义的崇高地位和其深远影响。最后,“只尺天光如下听,刍荛敢不竭愚顽”表达了诗人愿意倾听天命,即使身份卑微,也愿意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体现了忠诚和敬业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才学的追求,又有对职责的担当,展现了元代士人的风范。
猜您喜欢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一)
明·张家玉
读史高斋日正红,书生予夺笑谈中。帝秦不是奇男子,也有强梁向海东。
水龙吟(其一)癸丑江西持宪自寿
宋·李昴英
唱恭初意如何,朅来五十三年矣。犁锄颇熟,诗书粗解,簪绅聊耳。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最癖登山临水。又何心、蜗名蝇利。俗缘未了,.....
书磨崖碑后
元·郝经
汝南昔曾谒公祠,霜日皓冽森英姿。乃今江馆坐牢落,夺目忽睹中兴碑。神明焕若还旧观,义烈凛凛生见之。滞气激起天宇豁,快意发冢挥金锤。生平每为二贤惜,以技掩节公羲之。不阿桓温止.....
咏史(其二)汉高帝
宋末元初·陈普
诗书礼乐敢忘钦,自是而翁力不任。莫把溺冠轻议论,要观过鲁太牢心。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其三)
清·吴庆坻
少小苦羸疾,中岁疾良已。西南驰王程,江山壮玉垒。意气高岷嶓,险阻穷笮徙。期搜蜀才彦,持以献天子。适遘庚辛交,冬狩纪诗吏。冲寒赴行在,伏阙泪盈眦。明年还京师,儤直近丹戺。草.....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四)
清·丘逢甲
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仰天发浩叹,空陨诗人涕。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念.....
题五月骑驴入华山图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华山之高孰可攀,青崖白谷非人间。天生芳臭不并世,待时敛翼归名山。山中师友足磋砺,读书被褐方悠然。大云舒卷一千里,三峰屹立凝苍颜。僭窃当涂迄典午,避秦见志渊明贤。草付风云偶.....
生日病腹疾书事
宋末元初·方回
今年六十二,弃官八年矣。生世业已休,来日凛无几。孰谓尝作郡,旦暮窘薪米。少时颇豪宕,晚乃穷如此。此事非所忧,所忧学业圮。孤卧仅一榻,疾读动千纸。积迷如望洋,顿悟不违咫。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