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商
州
王
使
君
衔
命
南
来
会
郡
堂
,
却
思
朝
里
接
班
行
。
才
雄
犹
是
山
城
守
,
道
薄
初
为
水
部
郎
。
选
胜
相
留
开
客
馆
,
寻
幽
更
引
到
僧
房
。
明
朝
从
此
辞
君
去
,
独
出
商
关
路
渐
长
。
离别 送别
赞美 赞颂
地点
商州
抒情
写景
译文
我奉命南下来到郡府,回想起在朝廷中与同僚交接的日子。
虽然才华出众,我还是担任了山城守卫的职务;初入仕途,只是水部郎这样的小官。
挑选美景邀请宾客留宿,寻找幽静还带他们去僧房游览。
明天我就要离开你们,独自踏上通往商关的道路,路程将会越来越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告别之际的感慨与情怀。诗中通过对往昔记忆的回顾,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受命南下,到达郡城参加会议,而心中却仍旧思念北方故土的朝廷以及曾经参与过的政事,这表明了诗人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当。"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这两句提及诗人在官场上的才能和往昔职务,显示出诗人不凡的能力和过往的辉煌。"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在这里,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不仅在宏伟的宴会中,也在清静的寺庙之内寻找灵魂的寄托。这两处地方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繁华和精神世界的宁静。最后,"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告别的时刻到来,诗人将踏上归途,离开友人的城市,面对着越来越远的旅程,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象征着情感上的疏离。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顾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之痛的表达,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张籍
441首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