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读书
冬天
动物
友情
赞颂
场景

译文

身处山谷不问世事变迁,行走歌唱任由生死无常。
红润的容颜意气已尽,对故友的珍视也变得微不足道。
山涧的门户空无一人,只有山窗边聆听鸟儿的歌唱。
春色沿岩壁攀爬而上,寒冷的光芒照进溪流平静的地方。
雪融化后松树下一片昏暗,云开雾散石径明亮如镜。
夜晚与饥饿的鼯鼠同宿,早晨跟随驯化的野鸡漫步。
过溪时仍记得旧时之地,探寻洞穴却不知其名。
常日阅读紫色的经书,几年能炼成丹药。
敲响天上的钟,鸣动天鼓,厌倦了地上的世俗。
烧香驱除地上的邪灵,若能遇见仙人浮丘的白鹤,便能遨游太清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两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展示了诗人对待生命的豁达与放荡。接下来的“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则透露出隐者对于尘世间情感和往日友谊的淡漠与疏离。中间部分“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描绘了诗人独处深山之中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紧接着,“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则展示了隐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后半部分“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在山中研读经典、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的愿望。结尾两句“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则表现了诗人通过宗教仪式与自然万物沟通,以及对于获得超凡脱俗之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卢照邻

105首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