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赵
若
拙
酴
醾
春
去
雪
又
在
,
夜
寒
风
自
香
。
娉
婷
白
玉
面
,
缥
缈
碧
云
裳
。
露
下
已
侵
袂
,
月
明
初
度
墙
。
婆
娑
光
影
下
,
老
子
坐
胡
床
。
写景
抒情
写雪
写花
酴醾
季节
冬天
情感
思乡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雪后夜晚的清冷与幽香,以及月下花影婆娑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春去雪又在”,既点明了季节更迭,又暗示了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规律。接着,“夜寒风自香”一句,通过“自香”二字,赋予了自然风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香气弥漫。“娉婷白玉面,缥缈碧云裳”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比作“白玉面”和“碧云裳”,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露下已侵袂,月明初度墙”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露水轻轻洒落,月光透过墙壁,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最后,“婆娑光影下,老子坐胡床”一句,以“老子”自指,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之下,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寄托与超然境界。
史浩
652首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