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独树
田园
凭远眺
思乡
秋天意象
山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黄叶侵阶净”以落叶铺满台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秋日的静谧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微吟步屐轻”描绘了诗人轻缓的脚步声与低吟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意境。“重芳清野屋,独树老山亭”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野屋旁的花朵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虽历经风雨仍保持生机的坚韧之美;而远处的老山亭则显得岁月悠长,见证了无数过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历程的感慨。“彭泽花新瘦,华颠梦久醒”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彭泽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寄托或追求,其“新瘦”既可理解为花朵因季节变换而显得更为清瘦,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的一种变化或成长。而“华颠梦久醒”则表达了对过往梦想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最后,“寻诗凭远眺,移韵入幽屏”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通过远眺自然,寻找灵感,将这些感受融入诗歌之中,使得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这里的“幽屏”可能指的是内心的隐秘世界,或是某种象征性的空间,强调了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体验与外界环境的融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的审美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孟县道中(其一)
明·谢榛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明·区大相
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草秋郊园
明·李英
蹉跎犹作客,为爱辟疆园。渔浦亭临水,人家艇到门。白云屯大泽,秋色满中原。欲赋思归引,江蓠傍酒尊。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宋·姚镛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八)宝峰亭
宋·苏辙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
秋景·山园细路高
宋末元初·刘辰翁
不是终南径,山中取遁逃。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已恨锄荒菊,何堪弹种桃。梯飙那可上,镵雪误相遭。石卧当途虎,藤穿汲涧猱。天机分瀑布,应念瓮畦劳。
题倪元镇画云林图
元·陆仁
窈窕平林岸岸流,雨柯凉叶树楼楼。秋风个里梁溪思,南市津头欲问舟。
和答董桂岩同年(其一)
明·贺钦
谢病归来已十霜,閒中养就野夫狂。每寻瑶草和成药,自剪青荷制作裳。几曲枯桐秋月白,一竿修竹暮烟苍。镜湖原是吾家水,还拟扁舟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