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美
人
·
冬
日
喜
接
毕
素
溪
夫
人
札
,
填
此
寄
怀
灯
吐
红
英
,
雀
喧
碧
树
。
瑶
华
远
赠
加
餐
语
。
心
随
江
水
向
东
流
。
记
得
桂
花
香
里
、
棹
扁
舟
。
桐
槛
煎
茶
,
风
帘
咏
絮
。
生
无
仙
骨
留
难
住
。
别
来
消
瘦
不
关
秋
。
怎
奈
诗
囊
难
贮
、
几
多
愁
。
写景
怀旧
情感
冬季
桂花
悼亡
怀友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冬日的思念之情。开篇“灯吐红英,雀喧碧树”,以灯火与鸟鸣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生机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接着“瑶华远赠加餐语”,通过远方友人的关怀之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慰藉。“心随江水向东流”一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情感的流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接下来“记得桂花香里、棹扁舟”,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那桂花飘香、泛舟湖上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温馨。“桐槛煎茶,风帘咏絮”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通过煎茶、咏絮等细节,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生无仙骨留难住”一句,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遗憾,暗示着与友人相聚的不易和短暂。最后,“别来消瘦不关秋”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状态,并非因季节变化所致,强调了情感的深刻影响。而“怎奈诗囊难贮、几多愁”则以“诗囊”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词人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心中的愁绪,突显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冬日思念之情的深沉与复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春日
清·卢德仪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