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
山
溪
·
送
春
寂
寥
帘
幕
,
恻
恻
馀
寒
浅
。
又
是
落
花
时
,
风
紧
处
、
飘
来
千
片
。
登
高
望
远
,
杨
柳
最
牵
愁
,
低
拂
水
,
淡
笼
烟
,
只
恐
离
人
见
。
啼
红
惨
碧
,
恼
乱
莺
和
燕
。
日
永
却
如
年
,
乍
起
也
、
双
眸
还
倦
。
销
魂
此
际
,
无
计
网
春
晖
,
题
锦
字
,
倒
芳
樽
,
聊
把
行
旌
饯
。
写景
抒情
春天
离别
送别
咏物
柳树
情感
离愁
佳节
惜时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蓦山溪·送春》由张玉珍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时的寂寥与感伤氛围。开篇“寂寥帘幕,恻恻馀寒浅”以寂静的帘幕和微寒的余温,暗示了春意的消退。接下来,“又是落花时,风紧处、飘来千片”描绘了花瓣随风飘散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无奈。“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只恐离人见”通过登高望景,将视线投向杨柳,借其轻柔姿态传达离别之愁,担心离人会触景生情。词中“啼红惨碧,恼乱莺和燕”运用色彩和声音,描绘了莺燕因春去而哀啼的景象,增添了伤感气氛。“日永却如年,乍起也、双眸还倦”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漫长,仿佛度日如年的感觉,即使短暂起身,也感到疲惫。结尾“销魂此际,无计网春晖,题锦字,倒芳樽,聊把行旌饯”直抒胸臆,表达词人无法挽留春光的失落,只能借酒浇愁,以诗词为行者送行。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去的深深惋惜和离别的淡淡哀愁。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