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季节性
思乡之情
山水
送别之情
节序记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诗人向子谨的《水调歌头(其一)》。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时间概念的独特体验。闰是一个月份,指的是农历中的闰月,即每隔几年才出现一次的额外一个月份,使得这一年的中秋节有两个。“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这里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补天修月之事,表达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追思。同时,“千古想风流”则是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英杰人物及其事迹的无限向往。“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这段话透露出诗人的个人经历,他曾在南昌幕府任职,与当时的文学大家如洪迈、徐俯、苏轼、李清照等人交往,共同享受着文艺创作的乐趣。“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送别与赏月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这里诗人提到了他自己和亲友经过四十年的时光变化,头发都已斑白,表达了一种时光荏苒、人事沧桑的情怀。“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这两句出自《离骚》,原意是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海会变成平地,浮萍的痕迹也会留在南方。这里诗人用此典故来表达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无尽追寻和对时光变化的无奈。“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 这里诗人以一种怀旧的情绪询问往昔繁华的都城现在何在,但又庆幸于能在芗林中感受到秋天清新的露水和花香,这些都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一种追忆。“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去繁华一去不复返的现实,只能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忧愁。这里的“断送”是指彻底地告别,而“馀生事”则包含了所有逝去的人和事。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寻,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向子諲

178首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您喜欢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秋日怀李仁卿
元·曹之谦
独倚斜阳百尺楼,故人千里思悠悠。陶唐祠下烟光晚,姑射峰前雁影秋。尊酒几时同李白,云山多处是并州。临风惆怅无人会,一曲商歌写暮愁。
七哀诗三首(其二)
魏晋·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
海南琼台联
清·邹戴尧
随宦在天涯,剧难忘韶石箫声,韩江笛韵;寻诗来海外,最好是苏泉月冷,黎高云深。
对月
元·曹伯启
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
融轩
明·李坚(贞夫)
一室虽云小,中藏天下春。眼前皆物共,榻外亦吾邻。丽日风生煖,温泉脉自淳。笑渠失弓者,得计楚邦人。
水调歌头(其二)次袁仲机韵
宋·朱熹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