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

)

哲理
抒情
写景
禅意
人生哲理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向子諲创作的《西江月》,是一首酬唱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吴穆仲和法喜的禅悦之乐的响应与赞美。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巧妙的语言游戏和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情怀。“见处莫教认著,无心慎勿沈空。” 这两句是对朋友禅悦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词人提醒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不要过分执着,要保持一颗无心,这样才能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本无背面与初终。” 这句话强调了一种生命自然流转、没有始末的哲学观点,反映了词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借鉴。“说了还同说梦。” 这里则是对世间万象都如梦幻的一种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的淡然。“欲识芗林居士,真成渔父家风。” 芗林居士被誉为拥有真正的隐逸之风,与古代的渔父(即江渔)相提并论,这里展示了词人对朋友生活态度的高度评价。“收丝垂钓月明中。”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月夜中的钓鱼图景,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总是神通妙用。” 最后这句话则总结了朋友们禅悦生活的精髓,那就是一种超凡脱俗、自在飞翔的生命状态。整首词通过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自在的人生哲学。

向子諲

178首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