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
字
木
兰
花
(
其
六
)
去
年
端
午
。
共
结
彩
丝
长
命
缕
。
今
日
重
阳
。
同
泛
黄
花
九
酝
觞
。
经
时
离
缺
。
不
为
莱
菔
髭
似
雪
。
一
笑
逢
迎
。
休
觅
空
青
眼
自
明
。
节日
秋节
重阳节
抒情
怀古
写人
友情
赞美
写景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向子諲的《减字木兰花(其六)》。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珍视。“去年端午,共结彩丝长命缕。” 这句话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在去年的端午节,作者与朋友们一同编织着象征永恒之缘的彩丝。这里的“长命缕”不仅是对友情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静好的渴望。“今日重阳,同泛黄花九酝觞。” 时间流转到今天,重阳节的到来,又是一个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机会。诗中提到的“黄花”,可能是指菊花,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秋天和坚持不懈。而“九酝觞”则暗示了宴饮之乐,诗人与友人们一同举杯畅饮,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经时离缺,不为莱菔髭似雪。”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逝去岁月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时间带走了很多,但诗人并不为那些如同白发般的往事感到悲伤。“一笑逢迎,休觅空青眼自明。”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迁时,诗人选择了一笑了之,表明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休觅空青眼自明”也显示出诗人对于内心清明的一种自信和肯定。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令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
向子諲
178首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