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怀
汎
舟
无
榜
人
,
劳
劳
愧
弘
济
。
少
年
志
沮
丧
,
卑
秩
多
蹇
滞
。
司
农
告
不
给
,
秋
税
从
新
制
。
时
艰
但
增
慨
,
匡
救
难
为
计
。
多
捐
念
国
贫
,
重
敛
民
为
厉
。
张
罗
置
疏
目
,
寄
惠
在
微
细
。
抒情
忧民
秋天
写社会现象
写心境
赞普
励志
赏析
此诗《述怀》由明代诗人陆基恕所作,通过泛舟无榜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与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汎舟无榜人”以泛舟无指南比喻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无助,暗示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困惑。接着“劳劳愧弘济”表达出诗人对于未能大展宏图、助益社会的自责与遗憾。“少年志沮丧,卑秩多蹇滞”描绘了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在现实面前逐渐消磨的情景,以及低微官职中常遭遇的困难与挫折,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司农告不给,秋税从新制”点出了国家财政困难的背景,以及为了应对困境而不得不实施的新税收政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严峻。“时艰但增慨,匡救难为计”表达了面对时代艰难,诗人虽心怀忧虑却难以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苦闷心情。“多捐念国贫,重敛民为厉”揭示了政府过度征税加重民众负担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张罗置疏目,寄惠在微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细微之处的关怀与帮助,来缓解社会矛盾和减轻人民负担的愿望,体现了其人性的温暖与社会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如财政危机、官僚体制的弊端、民生困苦等,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的道德情操。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芦雁图(其二)
明·伍瑞隆
乘风发衡阳,徘徊此秋色。不因寄书来,休误上林翼。
将晓二首(其二)
唐·杜甫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