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
湘
逢
故
人
慢
·
夏
夜
对
月
用
王
和
甫
韵
同
蘧
庵
先
生
赋
冰
轮
将
满
,
看
光
生
兔
白
,
冷
透
龙
窝
。
水
烟
漾
春
罗
。
看
今
夜
都
浸
,
一
片
金
波
。
流
萤
的
的
,
趁
月
明
、
低
坐
庭
柯
。
倚
江
阁
、
一
声
横
笛
,
扁
舟
惊
醒
渔
蓑
。
閒
回
首
,
追
往
事
,
叹
年
华
、
尽
从
离
乱
经
过
。
短
鬓
漫
婆
娑
。
怕
明
日
秋
池
,
又
飐
枯
荷
。
江
南
风
景
,
休
孤
负
、
且
放
狂
歌
。
还
寻
取
、
东
京
故
老
,
晚
凉
閒
话
宣
和
。
写景
抒情
怀古
夏景
季节转换
友情
人生感慨
写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夜月下之景,以细腻笔触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冰轮将满,看光生兔白,冷透龙窝",开篇即以月亮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兔般洁白,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人以清凉之感。"水烟漾春罗",水面上烟雾缭绕,如同春天的罗纱,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接着,诗人通过"流萤的的,趁月明、低坐庭柯",描绘了萤火虫在月光下飞舞的情景,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倚江阁、一声横笛,扁舟惊醒渔蓑",江阁之上,一曲悠扬的笛声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唤醒了江面的渔舟,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闲回首,追往事,叹年华、尽从离乱经过",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短鬓漫婆娑,怕明日秋池,又飐枯荷",诗人担心自己已不再年轻,未来的日子可能会面对更多的凋零与萧瑟。最后,"江南风景,休孤负、且放狂歌",诗人希望珍惜眼前的美景,释放内心的激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还寻取、东京故老,晚凉闲话宣和",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与老友共话往昔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