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愁
可
解
·
题
桢
伯
诗
词
卷
尾
用
黏
影
词
韵
记
少
日
、
从
君
使
健
笔
。
如
风
蛟
螭
盘
攫
。
更
短
衣
破
帽
,
横
穿
欲
度
绝
漠
。
蹴
鞠
弹
筝
豪
士
约
。
抚
掌
轰
轰
笑
乐
。
似
阿
黑
、
一
辈
人
,
裂
眦
奋
袖
,
神
色
甚
恶
。
讵
料
沦
落
关
河
,
将
冶
习
狂
名
,
一
朝
除
却
。
笑
古
今
青
史
,
细
碎
浑
如
蜹
脚
。
让
馀
子
、
累
累
若
若
。
只
佳
句
、
清
抵
空
山
夜
泉
,
剪
灯
读
、
睡
难
著
。
怀旧
边塞
读书
情感
思乡
友情
佳句赞美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少年时跟随友人出使的情景,以豪迈之气贯穿始终。词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如风蛟螭盘攫”、“蹴鞠弹筝豪士约”,展现了人物的英勇与豪情。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笑古今青史,细碎浑如蜹脚”,表达了对历史琐碎记载的讽刺。最后,词以“只佳句、清抵空山夜泉,剪灯读、睡难著”收尾,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佳句难以忘怀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