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恋
花
·
纪
艳
十
首
(
其
六
)
亚
字
阑
干
花
一
朵
。
每
到
花
朝
,
春
梦
偏
难
妥
。
女
伴
相
携
争
婀
娜
,
迷
藏
小
捉
妆
楼
左
。
鬓
枣
微
松
蝉
翼
亸
。
怕
有
人
窥
,
轻
合
黄
金
锁
。
戏
罢
偎
人
苔
砌
坐
,
日
移
交
网
花
阴
簸
。
爱情
闺怨
写花
春梦
日间场景
节庆
赏析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一幅春日少女嬉戏的生动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们的活泼与娇羞,以及春花烂漫的背景。“亚字阑干花一朵”,开篇以“亚字阑干”点明了环境的雅致,而“花一朵”则预示着春意的盎然。接着,“每到花朝,春梦偏难妥”,春日里,少女们在花朝节时,似乎总会有难以安放的梦境,或许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或是对爱情的幻想。“女伴相携争婀娜,迷藏小捉妆楼左。”少女们结伴而行,互相追逐嬉戏,她们的身姿轻盈,如同柳絮般飘逸。在妆楼左侧进行捉迷藏的游戏,增添了童趣和欢乐。“鬓枣微松蝉翼亸”,描绘了少女们轻柔的发丝,仿佛蝉翼一般轻盈,透露出一种自然的美。这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少女们的美丽与青春活力。“怕有人窥,轻合黄金锁。”少女们担心被他人窥视,于是轻轻合上金色的门锁,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她们的害羞,也体现了对隐私的尊重。最后,“戏罢偎人苔砌坐,日移交网花阴簸。”游戏结束后,少女们依偎在青苔砌成的小径旁,享受着日光透过花阴洒下的温暖。这一场景温馨而宁静,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少女们的活泼与娇羞,也通过春花烂漫的背景,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减字木兰花
宋·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踏莎行·春闺
清·沈榛
飘拂东风,葳蕤芳草。翩翻蝶趁晴光好。房栊寂寞倦凭栏,静看花影幽阶扫。独对韶华,慵开襟抱。博山强自添龙脑。香奁鸾镜启还收,任它红杏临窗笑。
菩萨蛮(其五)
唐·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闺怨五首(其一)
宋·许棐
眉锁从春不暂开,懒移心事向妆台。恩情恰似残花片,去逐东流更不回。
帕子
宋·许棐
万缕纵横如妾恨,一方轻薄似郎恩。多时不系纤腰舞,却对花前拭泪痕。
白下春游曲七首(其二)
明·金大舆
凤凰台上草如烟,两两红妆娇可怜。笑折桃花翻彩袖,醉攀杨柳落金钿。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