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
恋
花
·
魏
里
钱
尔
斐
先
生
向
有
四
月
蝶
恋
花
戏
字
韵
词
病
中
偶
次
其
韵
并
索
蘧
庵
珍
百
竹
逸
云
臣
和
八
首
(
其
八
)
四
月
荆
南
风
景
异
。
乍
雨
还
晴
,
晴
雨
都
无
次
。
欲
认
前
村
浑
不
似
,
茫
茫
万
顷
黄
云
腻
。
一
巷
柴
门
谁
夜
闭
。
打
麦
声
中
,
隐
隐
猧
儿
吠
。
酒
辣
饼
香
真
足
喜
,
灶
前
抟
黍
添
丁
戏
。
写景
咏物
抒情
写鸟
佳节
秋天
节气的春天
民生
民俗
山水
田园
节日饮食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四月荆南地区的独特景象,雨后初晴,天气变化莫测,一片茫茫的黄色云雾笼罩着广阔的田野。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四月荆南风景异”,开篇点明地点与时节,荆南地区在四月时分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景色。“乍雨还晴,晴雨都无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天晴的瞬间转换,天气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欲认前村浑不似,茫茫万顷黄云腻”,进一步渲染出雨后田野上弥漫的黄色云雾,模糊了视线,使得远处的村庄变得不辨形状,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接着,词人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一巷柴门谁夜闭”,描绘了一幅夜晚乡村的宁静画面,家家户户的柴门紧闭,只听得到远处打麦声中隐约传来的狗吠声,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真实感。“酒辣饼香真足喜,灶前抟黍添丁戏”,最后两句则以欢快的场景收尾,描述了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享受美食的喜悦,灶前孩子们嬉戏玩耍,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温馨。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时期江南农村的独特风貌,以及人们在简单生活中寻找快乐与满足的精神状态。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