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福
降
中
天
·
甲
寅
元
旦
五
更
爆
竹
千
门
响
,
轰
醒
阳
乌
春
睡
。
早
涌
彤
轮
,
竞
开
朱
户
,
恰
对
南
山
晴
翠
。
桃
符
荔
粉
,
喜
街
影
暄
妍
,
帘
痕
韶
丽
。
多
少
轻
烟
嫩
霭
,
做
就
好
天
气
。
磨
彻
菱
花
双
蒂
。
绣
奁
争
早
贴
,
宜
春
字
。
画
粉
幡
儿
,
银
泥
胜
子
,
笑
上
人
头
髻
。
年
光
已
在
,
墙
外
花
须
,
桥
边
兰
蕊
。
拜
罢
胜
常
,
脸
潮
红
似
醉
。
节日
写景
咏物
春天
春节
抒情
佳节
写花
桃花
赞美
赏析
此诗描绘了新年清晨热闹欢腾的景象。五更时分,爆竹声声,千门万户皆响,仿佛将沉睡的太阳唤醒,预示着新春的到来。朝阳初升,映照出一片红彤彤的光芒,家家户户打开门户,迎接新年的阳光。远处的南山在朝阳下显得格外青翠,与这热闹的场景相映成趣。桃符与荔枝粉装饰着街道,增添了几分暖意和生机,帘幕间透出的韶华之美,令人赏心悦目。轻烟与嫩霭交织,营造出一片宜人的天气。人们忙碌着,有的在化妆镜前精心打扮,贴上“宜春”字样的装饰,有的则在头上别上画粉的幡儿和银泥制成的胜子,欢笑声不绝于耳。新年已至,墙外的花朵含苞待放,桥边的兰花也悄然绽放,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生机与希望。人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拜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同微醺般红润,充满了节日的喜悦与祝福。
陈维崧
1701首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