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桃
源
(
其
三
)
远
近
人
家
尽
见
招
,
小
童
环
立
总
垂
髫
。
玄
冰
满
碗
侵
肌
爽
,
绛
雪
堆
盘
入
口
消
。
山
内
不
知
今
晋
代
,
座
中
犹
自
问
秦
朝
。
夜
深
时
向
花
前
立
,
遥
见
双
株
合
凤
箫
。
写景
山水
田园
写物
赞美
怀古
冬天的景象
动物
桃花
写人
小童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开篇“远近人家尽见招,小童环立总垂髫”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农村集市的情景,人们在这里交往交流,而小孩子们则围观着这热闹的场面,他们头发垂下来,显得格外可爱。接下来的“玄冰满碗侵肌爽,绛雪堆盘入口消”则是对美食的享受。诗人用鲜明的笔触描写了夏日里冰凉的饮品和雪白的食品,不仅形象逼真,而且还带给读者一种清凉的感觉。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与繁华并没有掩盖诗人的内心世界。“山内不知今晋代,座中犹自问秦朝”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淡漠。尽管身处喧嚣,但在诗人心中,却是另一番时空。最后,“夜深时向花前立,遥见双株合凤箫”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向往。在夜深人静之际,他独自站在花前,看着远处两棵树木交错如同凤凰的姿态,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感松(其三)
宋·李光
每忆西湖九里松,眼明忽见紫髯翁。隐居庭院多栽种,为爱笙箫递晚风。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