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柴
郎
中
使
高
丽
初
过
清
明
野
色
繁
,
柳
花
榆
荚
扑
轺
轩
。
中
台
应
宿
郎
官
贵
,
外
国
占
星
使
者
尊
。
海
水
无
波
分
岛
屿
,
扶
桑
见
日
认
藩
垣
。
东
夷
休
请
萧
夫
子
,
好
把
诗
书
问
状
元
。
写景
春天
送别
怀古
赞颂
地点
海外
节气
清明
山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高丽(今朝鲜)的壮观场景。开篇“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写出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其中“柳花榆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扑轺轩”则形容马车行驶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官员出行壮观场面的描绘。接着,“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一句表明这位官员的地位显赫,他不仅在国内受到尊重,在他即将前往的高丽也享有很高的威望。这里的“中台”指的是我国的朝廷,而“外国占星使者尊”则强调了他在异国的崇高地位。“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一句描写了渡海的情景。诗人通过“海水无波”表现了一种祥和平静的氛围,而“扶桑见日认藩垣”则是说在海上能够看到太阳升起并辨识出岛屿的轮廓,展现了诗人对于海外旅程的想象。最后,“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一句中的“东夷”指的是东方的国家,即高丽,而“萧夫子”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整句话表达了对这位出使者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像古代的贤士一样,以诗书为媒介,交流文化、询问国事。综上所述,此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尊贵地位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官员赴任海外的壮丽画面,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朝之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
王禹偁
670首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唐·杜甫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清·龚翔麟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