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鞠
评
事
宰
兰
溪
东
下
兰
溪
数
十
程
,
几
多
山
水
入
图
经
。
科
名
旧
捷
仙
人
桂
,
县
界
遥
看
婺
女
星
。
琴
院
静
笼
江
树
绿
,
敕
楼
高
对
海
峰
青
。
三
年
吏
隐
无
嗟
叹
,
百
里
封
疆
似
画
屏
。
山水写景
送别
赞美
地理名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下山至兰溪的风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淡然和内心的情感世界。“东下兰溪数十程,几多山水入图经。”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卷,将自然景观化作可供欣赏的艺术品,诗人似乎在强调这种美景非亲历不可感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这里的“科名”可能指的是仕途中的荣誉和成就,而“旧捷”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俗世的意境。“仙人桂”与“婺女星”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琴院静笼江树绿,敕楼高对海峰青。”这两句通过对静谧的琴院和高耸的敕楼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幽与辉煌并存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文化修养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三年吏隐无嗟叹,百里封疆似画屏。”结尾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平静态度。“三年吏隐”显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而“百里封疆似画屏”则将政治边界比喻为一幅完整的画作,表明诗人已然看透世事,达到了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文化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王禹偁
670首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紫岩刘公参赞留务贺赠
明·严嵩
玉堂延阁旧儒仙,华省三台次第迁。待入凤池司帝制,暂持龙节掌兵权。寰区人物甄陶内,建业山河控制前。共道全才齐吉甫,早闻功德格皇天。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