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郊
大
礼
诗
(
其
八
)
千
官
云
拥
御
楼
时
,
朝
服
纷
纷
换
礼
衣
。
万
里
梯
航
归
大
国
,
一
声
雷
雨
破
圜
扉
。
青
蝇
传
去
人
人
喜
,
丹
凤
衔
来
处
处
飞
。
收
尽
洛
南
迁
客
泪
,
全
家
潜
望
日
边
归
。
写景
抒情
情感
思乡
歌颂
赞颂
秋节
抒情+歌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仪式,展现了皇权的威仪和国家的繁荣。"千官云拥御楼时"一句,以壮丽的景象开篇,表现出朝廷上下齐聚、气氛庄严的重要时刻。紧接着"朝服纷纷换礼衣"则透露了仪式即将更迭,官员们正忙于更换着适合此刻的盛装。"万里梯航归大国,一声雷雨破圜扉"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国家的强大和辽阔疆域。"万里梯航"暗示边疆稳固,军事上的胜利;而"一声雷雨破圜扉"则描绘了一场雷雨过后天气晴朗的情景,象征着困难被克服、局势得到改善。"青蝇传去人人喜,丹凤衔来处处飞"两句,用了鲜明的对比色彩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喜悦和庆祝的情绪。青蝇可能指代着好的消息或祥瑞之物,而丹凤则是传统上代表着吉祥、尊贵的符号。最后两句"收尽洛南迁客泪,全家潜望日边归",诗人以温婉的情感描绘出人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收尽洛南迁客泪"表现了对远离家乡者的同情,以及对流离失所之人的关怀;而"全家潜望日边归"则是对团聚、归属的渴望,暗示着国家的和谐与民众的心愿。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宫廷仪式的描绘,以及对国力强盛、人民喜悦和家庭团聚的情景刻画,展现了一个统一而繁荣的大宋帝国的理想图景。
王禹偁
670首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