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中
(
其
四
)
经
时
亲
药
物
,
一
向
掩
柴
关
。
枕
上
眠
看
画
,
帘
中
坐
见
山
。
纵
无
三
岁
艾
,
赢
得
半
年
閒
。
小
试
花
间
步
,
轻
身
已
不
难
。
病中写景
病中抒情
病中养生
山水
病中惜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静养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经时亲药物”,点明诗人因病而常与药物相伴,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病痛的困扰。接着,“一向掩柴关”一句,通过紧闭柴门的动作,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寻求内心宁静的氛围。“枕上眠看画,帘中坐见山。”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病中独特的消遣方式——在病床上欣赏画卷,在窗前静坐观赏山景。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流露出在病痛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纵无三岁艾,赢得半年閒。”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三岁艾”可能是指三年的煎熬,而“半年閒”则强调了在这段时间里,诗人得以暂时摆脱病痛的折磨,享受了一段难得的悠闲时光。这种对比,突出了病痛与闲适之间的反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最后,“小试花间步,轻身已不难。”诗人虽身患疾病,但仍然尝试着走出房门,体验一下花间的漫步,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态度,即使是在病痛之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病中的生活状态,通过日常的点滴,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张嗣垣
17首
明神宗万历间诸生。尝倘佯罗浮飞云诸胜。卒年三十二。有《馀力轩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猜您喜欢
次趣上人病中韵
明·史谨
卧病维摩室,惊闻两月过。故人方外少,乡思枕边多。古灶燃松竹,香烟出薜萝。兴来聊赋咏,清婉逼阴何。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唐·刘禹锡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
南歌子(其三)病中作
明末清初·徐石麒
璧月时侵榻,檐风自掩门。无聊枕上耐呻吟。羞说烟花三月、旧时春。病里研诗细,愁中得句真。青山管取卧游人。领得离骚滋味、两三分。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二首(其一)
宋·苏辙
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灵根自逐新阳发,病蘖从经野火烧。吻燥未须寻曲糵,囊空谁与典絺蕉。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
病中寄胡原仲刘致中
宋·吕本中
累月不寄书,我病亦在床。仰见出林鹤,如睹二子翔。冰壶贮秋月,所至有辉光。僻郡足风雨,深春犹雪霜。闽水远而清,闽山深且长。何时一尊酒,更复议行藏。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五)天王寺寄南洲
明·文徵明
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九日卧病写怀时驾至临清
明·俞泰
佳节还从客里过,那堪抱病卧岩阿。日临争睹龙光近,嵩祝其如虎拜何。并喜黄花沾雨露,即看黎庶起讴歌。包容圣度宽如海,愿赐馀波润久疴。
冬日朱惟四同周陈李三君枉顾小斋时予方卧病强起留酌品诸名家画卷朱君谈家园小青林之胜索予题咏漫赋二章(其一)
明·邓云霄
萧条禅榻似维摩,荒径烦君结驷过。丹乏九还淹病骨,谈高七发起沉疴。醉乡天地杯中阔,胜景烟霞画里多。借问青林饶水石,何如小院静垂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