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穿
写景
怀古
抒情
写水
写山
春景
桃花
庐山
西湖
情感
友情
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重至西湖柬孟阳子将诸兄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再次游览西湖时的复杂情感与回忆。首联“老见湖山尚欲狂,旧游重忆使人伤。”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西湖山水的深厚感情,虽年岁已高,但面对熟悉的湖山,仍心潮澎湃,难以自抑。然而,这种情感背后却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感慨,让人心生伤感。颔联“曾穿鹫岭丹枫路,几醉孤山落月航。”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曾经在鹫岭穿行于红叶间,在孤山欣赏月下的美景,享受着饮酒作乐的快乐时光。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年轻时的自由与放纵。颈联“竹阁书题应漫漶,云栖原草欲荒凉。”转而描写竹阁上的题字可能已经模糊不清,云栖之地的原草似乎也快要荒芜。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尾联“浮家得似诛茅稳,春坞桃花兴不忘。”诗人以“浮家”与“诛茅”相对比,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春日里,看到桃花盛开,也难以忘怀过去那种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这既是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反思,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李流芳

376首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