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咏物
抒情
哲理
怀古
赞美
写花
情画意
四季中的秋天
情感之友情
读书

赏析

这首元代陈栎的《子静和易巾韵五用韵答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的雅致生活与深邃的哲思。首句“月移梅影上窗纱”以动态之美开篇,月光轻移,梅影摇曳,映照在窗纱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恰读新篇对月华”,诗人正对着月光阅读新作,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文人的雅趣,也暗示了诗中内容与月光的和谐相融。“和似鹅黄盈盎酒,清于兔褐半瓯茶”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的韵味比作酒的醇厚与茶的清新,表达了诗作既深沉又高洁的艺术特质。接下来,“金身丈六莲生座,汗脚尺三霜满靴”则通过具体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金身与莲座象征着纯净与升华,汗脚与霜靴则可能暗喻了修行过程中的辛劳与坚持。最后,“选佛选官俱是幻,诗名不朽后人誇”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认为世间功名利禄皆为虚妄,唯有诗歌才能流传千古,成为不朽之物。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其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东园赏红梅
宋末元初·仇远
花姨夜捣守宫血,染就南枝花貌别。宿酲未解春正酣,一片晴霞消冻雪。莫道有人疑作杏,老眼频看亦生缬。东阑更有萼绿华,精神标致尤清绝。先生焚香读书处,把酒花前相暖热。群蜂知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