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物抒情
青春感叹
怀才不遇
忧思之情

译文

提着瓶子的是哪位,穿着华美的正当青春年华。
明亮的月亮圆润饱满,却并不自视珍贵。
高贵的厅堂中堆满了金银财宝,细小的丝线却承载着重如千钧的重任。
为何要辜负这重任,被人嘲笑时会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手持酒瓶,穿着鲜艳华丽的衣裳,她的青春正如明月般灿烂,却并不自知珍惜。高贵的大厅里,金玉装饰随处可见,但在诗人看来,这些奢侈之物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细丝,悬挂着重达千钧的权力与财富。最后一句“如何负公鼎,被敚笑时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讽刺,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才华不被施展而感到苦闷。这首诗通过对女性青春美貌的描写,以及对物质财富与权力的隐喻,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是一篇充满深刻哲理和个性情感的佳作。

陈子昂

129首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