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阿
大
野
臣
斋
中
夜
集
围
炉
三
首
(
其
三
)
跨
马
人
梳
堕
马
新
,
琼
花
飘
点
舞
衫
匀
。
冲
寒
越
显
凝
酥
面
,
避
雪
微
欹
削
玉
身
。
比
拟
须
存
林
下
气
,
扫
眉
羞
效
里
中
颦
。
庭
中
一
道
纤
纤
印
,
散
乱
银
杯
惑
醉
人
。
写景
抒情
咏物
冬天的
比拟手法
寒雪的意象
赏景情思
夜晚
月光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冬夜雅集的场景。首句“跨马人梳堕马新”,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聚会者们跨马归来,衣着华丽,连发饰也精致如新,仿佛刚从马上坠落的琼花装饰。接着,“琼花飘点舞衫匀”进一步描绘了舞者的轻盈身姿,如同琼花般在舞衫上均匀地飘洒,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冲寒越显凝酥面,避雪微欹削玉身”两句,通过写人物在寒风中肌肤如凝脂般细腻,以及在避雪时微微倾斜的姿态,展现了人物的娇美和清冷之美。接下来,“比拟须存林下气,扫眉羞效里中颦”则强调了聚会者们应保持文人雅士的气质,避免过于世俗的愁眉苦脸,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最后,“庭中一道纤纤印,散乱银杯惑醉人”以景结情,描述了宴席结束后,庭院中留下的轻盈足迹,以及散乱的银杯,暗示了欢聚的热闹与醉人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雅集的场景,赞美了人物的风姿和聚会的高雅情趣。
王彦泓
866首
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猜您喜欢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一)雪水煎茶
元末明初·叶颙
枯枝旋拾带冰烧,雪水茶香滚夜涛。党氏岂知风韵美,向人犹说饮羊羔。
文士二首(其一)
明·陶安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二)方池霁月
明·王恭
海云飞尽见冰奁,止水无声堕玉蟾。凉影满天秋袂冷,为谁遥夜独钩帘。
开化八景诗(其八)银渚月出
清·黄辉
新月涓涓影尚孤,渐移天际倩谁扶。片轮碾破秋千顷,永夜虚悬玉一壶。映渚易求丹桂种,沉波难觅水晶图。姮娥似念诗怀润,赠我清光满五湖。
刘閤舍迁居山中
宋·董嗣杲
玉粒荣途税驾难,遁栖山屋乐颜箪。写梅当画同谁赏,采菊成粮独自餐。五字诗成消兴晚,半缶酒熟抵秋寒。太空月色清如洗,多向疏林缺处看。
理安寺
清·爱新觉罗·弘历
路尽九溪十八涧,境奇三竺两高峰。香台听讲来驯鸽,静室安禅制毒龙。法雨淙常空色相,岩花放不论春冬。归鞭却恐留清恋,倩取白云一片封。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宋·阮逸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望江南(其二)四时幽居即景
清·吕采芝
江村好,小阁数间宽。曲沼荷香清十里,夜窗竹影上千竿。新葛称轻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