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秋节
山水
友情
赞美
怀古
写雨
疏淡的烛光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云客堂中夜集(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夜晚聚会画面。首句“疏烛晶莹漏点长”,通过稀疏明亮的烛光和滴答的漏壶声,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了无残暑到虚堂",则暗示夏末秋初之际,凉意渐浓,使得空旷的堂室显得格外清凉。接下来,“檐前过雨闻清溜”写的是雨后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自然的乐章。“幕后回风出异香”则描绘了室内微风带来的清新香气,增添了诗意的意境。诗人与朋友们深夜对酌,情感交流深厚,“几夕襟情留共醉”,表达了他们共同度过许多欢乐时光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半年诗语待相商”和“奚奴晓惯闲风味,先拂吴笺置笔床”,则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们热衷于诗歌创作,期待着未来的诗文交流,连仆人也熟悉这种闲适的文人生活,提前准备好纸笔,准备记录下这美好的夜晚。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聚会的场景,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诗酒文化的韵味。

王彦泓

866首
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