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的哲理
歌艺术手法
赠给友人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以诗得过复诗以解之》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中遭遇误解后的微妙心境。首联“佳名诗字偶然同,锦瑟蒙疑锁阁东”暗示了诗人的作品因名字或内容与他人巧合而引起误会,被误认为是某件被禁锢之事,形象地描绘了作品被搁置一旁的尴尬境地。颔联“好遇未如厮养卒,微词先累主人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他感叹自己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反而因为含蓄的言辞而让主人(可能指编辑或读者)承受了额外的压力。颈联“篇章岂待风流接,恸哭仍无意绪通”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他强调自己的诗歌并非迎合风流,而是真情流露,但此刻却无法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尾联“何计解酲聊用酒,再吟狂句献司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苦闷,决定再次挥毫,以狂放的诗句向可能的批评者——司空(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文学界权威)展示自己的才华,试图化解误会。整首诗通过自我调侃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误解时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坚守。

王彦泓

866首
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