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抒情
怀古
励志
写山
情感
思乡
秋天
怀人
杂感

译文

愚公刚定居山谷,仁德之人本就依山而居。
他们共同发誓要过隐居山林的生活,为何却要在酒席间忙碌。
莲花盛开如荷花,荆玉雕刻出简朴的面容。
清新的气息笼罩着周朝的大道,山岚之光映入汉代的关隘。
壶中酒满却无人饮,高阁之上已布满青苔。
原想被朝廷召回,却未料到会带着箭伤归来。
潘岳出游,美好的声誉散落各地,郭璞离去,只剩半船空闲。
定会有人嘲笑我这隐士的生活,那高远的飞轩难以触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表明诗人主张的隐逸哲学,即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紧接着,“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表达了与同道者共同向往自然、不愿意参与世俗礼仪的决心。诗中的“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可能是对隐逸生活中美好景象的描绘,或许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比喻。随后,“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则描述了一种清新的自然景观,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开阔。“满壶徒蚁泛,高阁已苔斑”两句通过对比小动物和古老建筑的生长变化,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紧接着,“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不愿意再返回尘世的决心。“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描绘了一种放纵自我的生活状态,即使是贵族也选择了隐逸的生活。而“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鄙视,以及对于那些难以企及的高位显赫的淡然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理想。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趣的古典诗篇。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